二手车行情
别瞧不起中国品牌 日本也是山寨起家的
发表时间:2016-05-03 15:30:42 点击:
如今,中国汽车市场充斥着大量山寨海外成熟品牌的车型,很多消费者对他们可谓是又爱又恨,更有甚者出于面子考虑压根儿就不会考虑购买山寨车。不过小编想说,看待事物一定要客观理性,因为今天咱们聊的话题是——作为汽车产业大国的日本,早些年的日系车也是通过山寨欧美车型才发展壮大的!
和欧美众多汽车品牌相比,日本汽车工业起步较晚,丰田汽车创始人丰田喜一郎(还是挺喜庆的名字)的父亲,丰田佐吉(右上角那位大叔)是当时日本有名的纺织大王,也是日本大名鼎鼎的发明狂。29岁的丰田佐吉在1896年发明了日本有史以来第一台不依靠人力的自动纺织机。
1924年,丰田佐吉和儿子丰田喜一郎共同研发了丰田G型自动织机,不过丰田佐吉在1929年以10万英镑价格将G型织机专利权卖给了英国一家纺织机制造商,这笔巨款就成为丰田喜一郎开创丰田汽车的启动金!
要想开阔眼界,还是得出去走走啊~于是丰田佐吉派儿子前往英国签约,在这期间,丰田喜一郎体验了英国的交通环境,还走访了美国福特汽车厂,弄清了欧美国家汽车的生产状况。这次海外视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到国内以后,丰田喜一郎更加坚定了自己创办汽车厂的信心。
不过由于没有汽车生产经验,1934年,丰田喜一郎从海外购置了一辆当时最新的克莱斯勒Airflow轿车,从拆解、测绘到零部件仿制,叮叮铛铛研究个遍。同年,丰田喜一郎购买了约180公顷土地,积极筹建自己的汽车厂。
1935年8月,丰田制造出了第一辆AA型轿车,这辆车尺寸和造型与克莱斯勒Airflow相仿,搭载3.4升直列六缸发动机,最大功率65马力。1936年丰田工厂落成,丰田AA也正式投产,虽然最初每个月产量仅有150台,但日本汽车工业就此成型。
1937年8月28日,丰田汽车部正式宣布从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独立出来,成立“丰田汽车工业株式会社”,地址在爱知县举田町,拥有职工300多人。虽然丰田AA型的销量并不喜人,车型也是模仿而成,但却为日本汽车制造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二战临近,美军迫切更新军队中老旧车辆,于是美国陆军向全美135家汽车公司发出竞标通知,为其生产军用侦察车。方案要求必须为四轮驱动、具备可折叠前风挡、拥有300公斤有效载荷、轴距超过1900mm,49天内完成样车设计,75天内完成测试工作。
最后,班塔姆、威利斯越野和福特三家公司提交方案并陆续将样车交付美军进行测试,美军结合三车特点将最终的成品命名为MB。美军Willys越野车的辉煌之处不必多言,由于需求量极大,军方出面协调将Willys MB的图纸与众多车厂共享。
二战后的1951年,当时的日本警察预备队对日本各大车厂发出小型越野车招标,丰田推出BJ越野车投标,车身结构与Jeep Willys相仿,该车以通过一系列测试证明了其越野能力和耐久性,而丰田BJ正是如今丰田著名的LC系列越野车的鼻祖!
同样是1951年,三菱承接了Henry J轿车和Jeep CJ越野车的CKD生产及销售业务,以引进Jeep核心技术和生产设备,加快自身发展速度。三菱从1954年起相继打造出超过30种不同的衍生车型,一直生产到1983年初才彻底停产。
看到竞争对手纷纷推出越野车,日产也坐不住了!旗下著名的越野车途乐(Patrol)同样受到了Jeep Willys的“真传”。1951年9月,日产推出造型类似于Jeep Willys的Patrol(4W60),日产著名越野车就此诞生!
不难看出,Jeep Willys越野车鼻祖的名号并非浪得虚名啊。日系三大品牌旗下的越野车最初全部基于Willys打造,多多少少吸取了Willys的设计方案。经过不断发展演变,如今这三款车型已占领了越野车领域半壁江山。
1963年,蓝旗亚推出了Fulvia轿车,更加运动的Fulvia Coupe和Fulvia Sport也在两年后推出。随后,蓝旗亚开始凭借Fulvia Coupe征战拉力赛场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以至于这款车迅速被人们所知晓。
1965年,日产打造了代号CSP311的Silvia,该车由日本设计师Kazuo Kimura设计,不难看出外观与早一年诞生的蓝旗亚Fulvia Coupe颇为相似,就连日产Silvia车型名称六位字母中的后四位也与蓝旗亚Fulvia完全一致。
初代Silvia车身由雅马哈手工打造所以产量稀少,Silvia成为日产知名车系并一直延续到2002年,而蓝旗亚Fulvia早在1976年便停产,Silvia和Fulvia绝对是模仿者超越原创的典型案例。
在保时捷718创造辉煌战绩后,保时捷在1964年推出了904 Carrera GTS用来参加24小时耐力赛,为了达到赛会规则,保时捷生产了106辆904街道版并以7245美元的价格出售,904的中置发动机布局延续自保时捷718。
1964年第二届日本GP赛上,Skyline惜败于保时捷904,为了一雪前耻,Skyline总设计师樱井真一郎基于保时捷904设计并制造了Prince R380赛车,该车为日产在赛场积累了大量经验,也证明了日本赛车的实力。
上世纪60年代,美国车设计进入大放异彩的鼎盛时期,在此期间,众多品牌相继推出了诸多造型经典的车型,庞蒂亚克Tempest就是其中之一,出自庞蒂亚克A平台的Tempest采用前置后驱布局,动力配置极为丰富,销量喜人。
美国车处于鼎盛时期时,也多少影响了全球汽车设计领域,其中受“影响”最为严重的当属日系车。在此时期,日系车几乎全部拥有美国车的设计风格,像尾鳍这种显而易见的美国车设计元素已经是家常便饭,更多的则是你一眼就能辨认出原型车的“小号美国车”。
1967年推出的日产第三代Gloria(公爵姊妹车)直接照搬了Tempest的设计,垂直排列的双圆形大灯尤为抢眼,前脸和车尾造型也有Tempest的影子。相比原型车Tempest,日产Gloria的体型则要“苗条”很多。
说到日系车模仿的巅峰之作,就不得不提到著名的GT-R。第一代GT-R诞生于1970年,GT-R基于日产第三代Skyline打造而来,其标准版车型前脸造型就参考了1968年推出的道奇Coronet,但这并不影响“战神”书写辉煌。
Skyline 2000 GT-R的前脸与道奇Coronet R/T极为相似,到了1970年10月,双门版GT-R一经问世就受到车迷的追捧,为了让外观与性能更匹配,日产采用了大量1969年款道奇Coronet R/T的前脸设计元素。
随着福特野马和雪佛兰Camaro的相继推出,道奇也趁势推出了第一代Challenger。相比两位竞争对手而言,道奇Challenger造型更具力量感,这也符合当时的美国车大排量和硬朗外观的风格,日产再次将目光锁定在这款车身上。
第二代GT-R同样基于日产Skyline打造而来,然而它并未延续初代GT-R的强劲势头,可以说是最失败的一代GT-R,第二代GT-R推出时恰好赶上石油危机,注重性能的GT-R遭遇冷落,仅生产了四个月便草草停产,产量仅有197辆。
同样受到石油危机影响,道奇没有独立研发第二代Challenger,而是采用三菱Galant换标车的形式推出新车,虽然由于造型缺乏Challenger应有的力量感以及动力较弱导致销量惨淡,但这也可以视为欧美车企对日系车的一种认可。
上世纪70年代,全球汽车市场因石油危机的到来变得萎靡不振,美国车更是因燃油经济性差而遭受重创。以省油且廉价著称的日系车终于迎来了春天,以思域为首的一大波日系车在此期间大举杀入北美市场,美国人曾经不屑的日本小车瞬间受到了追捧。
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崛起,日本车企也进入到疯狂研发新车的阶段。丰田在1984年推出自家首款售价低廉的中置发动局布局跑车——MR2。没有任何MR布局跑车研发经验的丰田,在研发MR2时大量参考了诞生于1972年的菲亚特X1/9。
菲亚特可以说是意大利较早投产MR布局跑车的车企,旗下的X1/9由当时博通首席设计师甘迪尼打造,菲亚特X1/9采用跳灯设计,配有可拆卸轻量化顶棚,秀气的外观和短小的尺寸惹人喜爱。140500辆的销量对于一款跑车来说相当优秀。
丰田MR2推出时正赶上日系跑车跳灯大热时期,这也与菲亚特X1/9不谋而合,从外观和结构来看,MR2确实沿袭了X1/9的设计精髓。X1/9在1989年停产后,丰田开始研发继任车型,MR2车系直到2007年第三代车型的停产才宣布终结。
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日本车企进入不计成本的疯狂研发阶段。1984年,本田委托宾尼法利纳为公司设计了采用MR布局的HP-X概念车,在研发过程中,本田管理层决定将量产车型的假想敌定为法拉利328。
新车命名为NSX,项目接近完成时本田又将对手锁定为法拉利348,态度可谓相当猖狂。本田将大量F1赛车中的技术运用到NSX上,并邀请日本前F1车手中岛悟和埃尔顿·塞纳参与NSX的调校工作并提出大量建议。
1989年,NSX在芝加哥车展首次亮相,虽说将法拉利视为竞争对手,但NSX并未模仿法拉利的设计,日本著名设计师奥山清行赋予NSX相当优美的整体造型。NSX的诞生真正达到了让日系车超越欧美强敌的地步,大大增强了日本车企的信心。
不过随着日本经济泡沫的破裂,日本车企疯狂研发也宣告终结,但日本车企的模仿道路并未因自身的强大而停步。1999年,大发在Mira基础上推出了Mira Gino。其车身尺寸与经典的Mini颇为相似,该车也因此有了山寨Mini的称呼。
与经典Mini相似度颇高的前脸,确实山寨的很成功,不过Mira Gino是一辆四门轿车,不知如今MINI四门版的诞生是不是受到了Mira Gino的启发呢?2004年,大发又推出了同样颇具MINI风格的第二代Mira Gino。
说到日本山寨大厂就不得不提到光冈(Mitsuoka),成立于1968年的光冈最初是一家汽车销售公司,后来开始经营车身生产,光冈此后走上了山寨50、60年代欧美经典车的道路。Lotus 7和捷豹Mark 1等英国车更是光冈山寨的源泉。
2001年,光冈推出了名为Ryoga的新车,这款车几乎是照搬了捷豹Mark 1的造型设计,而Ryoga本质上却是一辆经光冈重新打造外观的日产Sunny。近几年,光冈进入中国市场,我们也认识了基于马自达MX-5打造的Himiko。
虽然光冈作为山寨大厂,但还是有拿得出手的作品的。2001年,光冈推出了自家独立设计的Orochi(大蛇)。各方对其褒贬不一,不过光冈这家山寨大厂因为大蛇这款车让人们让记住了这个品牌,这就足矣了。
从丰田生产AA型汽车起,日本汽车工业便踏上了漫长的模仿之路,吸纳技术和经验后逐渐自成一派。反观中国汽车工业,诸多品牌仍在走模仿的道路,但时代的变化迫使我们的汽车工业要迅速走出模仿的阴影,才能逐渐成为世界的中国品牌!
免责声明: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还有问题要问?赶紧找二手车专家魏征,关注,用10年二手车经验为各位实时在线解答关于二手车买卖、置换、过户、售后的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