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养护
做二手车,好好PR一下,你也是传说
发表时间:2016-12-18 20:42:05 点击:
天下英雄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
鸿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
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
尘世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李连杰版《笑傲江湖》
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江湖中,每天都会发生很多事情,江湖中,永远都会有很多传说。今天我们可能听说四大恶人被乔峰狠狠的猛揍了一顿,连段延庆的双拐都被一掌震飞了。明天我们又有可能听说鸠摩智被段誉吸干了内力后,却感恩戴德的连磕了三个响头后离开了中原。后天又可能听说小和尚虚竹做了灵鹫宫宫主并娶了美丽了西夏公主。
南慕容北乔峰的传说,一直飘荡在整个武林,没想到在武林大会上,乔峰秒杀了慕容复。原来,传说仅仅只是传说,有时候是真的,有时候未必是真的……
在武侠小说里,
看谁不爽了,可以上去狠狠凑他一顿,把他打飞;
看谁不顺眼,可以上去吸干他的内力,把他吸废;
看谁好好看,可以先上了她再娶回家,双宿双飞;
而在现实社会里,
不能打,不能杀,不能吸,也不能硬上啊。。。
武的不用,那就用文的吧,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只能靠武力来解决的,于是PR诞生了。
君子动口不动手,笔杆子照样打天下。
话题还是回到二手车行业吧,这个行业最大的神奇之处就是,会收车的人不会讲故事,会讲故事的人不会收车。这个行业的热闹,离不开这格格不入的两拨人,如果非要把这两拨人放在一起相互交流的话,他们相互听不懂对方讲什么。然后,收车的人继续回去收车,讲故事的人继续上台讲故事。
时间长了以后,故事就慢慢的多了起来,有的故事已经有了续集,有的故事更新了版本,还有的故事成为了传说。
锣鼓听音,说话听声,故事看情节,PR看方向。稍微细心的观察一番,总能通过一些蛛丝马迹看出一些道道:
瓜子二手车的PR,原来都是其CEO杨浩涌一个人的PR,无论是高端论坛还是人物访谈,都是杨浩涌本人亲自上阵。作为一个互联网老兵,又是一家创业公司的CEO,亲自上阵是无可厚非的一件事情,也是必须做的一件事情。但自从杨浩涌把张小沛从宜信挖过来做CTO以后,瓜子的PR,就变成了CEO和CTO两个人的PR。就有点让人摸不清楚套路了,为什么COO不出来PR,反倒是CTO经常抛头露面呢?
让CTO出来PR,说明瓜子的定位就是一个技术驱动型的创业公司吗?我觉得远没有这么简单。
张小沛在宜信任CTO期间,同时兼任宜信大数据创新中心总经理,主管宜信技术部门,以及大数据及互联网相关的业务、互联网营销、大数据驱动的反欺诈及风险控制,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战略制定和落地实施,帮助宜信成为中国P2P龙头企业。
张小沛刚刚加盟瓜子的时候,杨浩涌就已说明“汽车金融将作为战略级项目,获得重点投入”,张小沛也不止一次的强调“瓜子是做二手车消费金融的最佳场景”。
很明显,答案已经出来了:
杨浩涌的PR是做给资本圈子看的,
张小沛的PR是做给金融圈子看的。
动机很明显,目的很明确。
同时,看一下瓜子近期的PR风格,没有了刀枪剑戟,没有了厮杀谩骂,格局确实提升了不少,似乎已然有一种创业教父的感觉。
人人车的PR,一直以来就是其CEO李健一个的PR,从14年创业至今,依然没有改变,除了CEO还是CEO。也许创业的公司的灵魂就是CEO,最适合出来为公司代言的也是CEO。
自从创业之初,一篇“李健隔空喊话杨浩涌”的文章一出,让李健一战成名,从此人人车的知名度迅速串红于业内。再看看人人的PR风格,谈论的最多的出了模式还是模式,用的标题也是非常的具有战斗情节,频频出现“改变二手车乱象”“杀出重围”“以诚信为利剑”“自我救赎”“刺刀见红”等等,比如近期刚出现的《人人车创始人李健:二手车行业进入拼刺刀阶段》,似乎非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圣斗士,非要要把公司变成一个战斗民族一样。
其实大可不必,大家都是出来卖的,都是做二手车生意的,何必搞得如此血淋淋,少一些厮杀,多一点融合。其它的联合创始人,在适当的时候,也可以出来PR一下了,换换风格未尝不是一件更有趣的事儿。
相对于前面两家而言,优信是创业比较早的了,优信拍成立于2011年,而优信的CEO戴琨在创立优信拍之前就是易车二手车的总经理,算是一个真正的二手车圈里人吧。优信的PR风格,其实不想点评什么,除了在前几个月优信把58同城告上了法庭以外,其它基本是没有什么搏眼球的事件。戴老板已经很少抛头露面再去说点什么了,PR的内容无外乎都是在推广产品和战略合作上面,要么是产品体验,要么是新产品发布,要么是又和谁谁谁战略合作了一把,中规中矩。
我一直对优信的PR风格很欣赏,不在PR上搏眼球的公司,才是一个真正踏实做实事的公司。就像之前一直跟优信较劲的某拍一样,不管走到哪里都要撕到哪里,不管出个什么样的PR都非要撕扯对方几句心里才舒服,结果就是现在的这个结果,优信依然坚挺,而另一家已然败下阵来。
还有一家特别低调的公司,也是中国二手车电商平台中真正落地开实体二手车展厅的公司,这家公司由彭程和朱勇共同创立。好车无忧的PR,基本上就是一部二手车电商平台升级转型落地线下的发展史。细心的观众,可以从好车无忧的PR节奏上大致看出一些门道,第一是好车无忧是如何一步一步实现开设线下实体展厅的,比如旗舰店开在哪里,规模有多大;第二是业内有志之士如何接二连三的选择加盟好车无忧的,比如原百优卡二手车创始人汪久康,原搜狐二手车总经理赵继东等等。
有清晰的发展轨迹,能吸引高人加盟,这样的企业一定会厚积薄发。
最后再提一家公司,叫车来车往,创始人谢磊,人称谢爷,入行时间不长,公司创立的时间也不长,其个人知名度和公司的知名度却不可小觑。别人家的PR都是一个字一个字码出来的,车来车往的PR很独特,起步时期的PR是发红包发出来的,此处省略万把字吧,懂得人一看就懂,不懂的人怎么想也想不明白。
看看车来来玩的PR,总是不按常理出牌,一改其它公司的风格。先是包了个高铁,搞了个“车来车往”号高铁专列,后又包了个赛场,独家赞助“搏成名武术争霸赛”。然后再公布亿欧合伙人郭广加盟,任副总裁兼CMO,有没有觉得这个公司的PR是倒着做的呢。
不管正着来,还是倒着做,总归是目的达到了。谢爷本身也豁的出去,居然还玩起了自媒体,搞了微信公众号叫“谢爷侃车”,也真是为PR下血本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先列举这么几家有代表性的PR风格吧,对错不重要,好坏不重要,主要看看疗效。PR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就是口碑,用得不好就是负面,谁用谁知道,且行且珍惜。
做二手车,除了螺丝刀,PR也很重要。每一个做二手车的人,一定都是有故事的人,说出想说的故事,写出想写的故事,也许,好好PR一下,故事就会变成传说。
以下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故事1:我的父亲曾经买过一辆二手车,比新车便宜了很多,开了两年都没有出现什么大故障,我也开过好几次,觉得这个二手车买的非常值得。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开始默默的关注二手车行业,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行业,能够让更多的人用更低的成本来实现有车一族的生活,后来,我创立了潘潘二手车……
故事2:我从小就喜欢汽车,小时候我玩过太多的汽车模型了,轿车、跑车、客车、货车甚至是火车,基本上我都玩过,长大了以后,我却买不起一台属于自己的汽车。在一个朋友的推荐下,我花了很少的钱,买了一辆二手车,那时候我简直就像是捡到了天上掉下来的一块大馅饼一样的兴奋,兴奋的不仅仅是买了一台二手车,最让我兴奋的是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二手车这个行业,后来,我就投身于二手车行业,做了一名正儿八经的车贩子,一直做到现在……
个人微信号:panpan1020521
微信公众号:二手车大智慧潘潘